耐火材料的化学组成,即耐火材料中所包含的各种不同化学成分及其百分含量。
化学组成是耐火材料制品的基本特性,耐火材料的许多性质取决于化学组成。耐火材料的化学组成按其各成分的含量及作用分为两部分:主成分、副成分。主成分是耐火材料化学组成的主体成分,含量高;副成分的含量低,为从属成分,来源为原料中的杂质成分、工艺中混入或添加的成分等。
主成分: 主成分是耐火材料的属性根源、特性基础,耐火材料的主要性质更多地取决于主成分。主成分可以是元素(如C)、也可以是化合物(如Al2O3、ZiO2),主成分可以是一种、或一种以上的成分。
副成分:
(1)杂质成分:杂质成分的来源为天然耐火原料中的伴生夹杂矿物,或耐火材料生产中混入的物质(如破碎机工作部件的磨蚀物),比如石英粉、锆英粉在加工中混入的氧化铁。一般杂质成分自身的熔点低,还可能与主成分相互作用,可在很低温度下形成共熔液相,带来熔剂作用,使耐火材料的高温性能降低。因此,杂质成分一般为有害成分。
(2)添加成分:在耐火制品的生产或使用现场的施工中,为了促进某些高温物理化学反应、降低烧成温度,或者因生产工艺(注浆成型的减水剂)及施工的需要(浇注料流动性和致密性),或者是为了得到有益的物相组成(硅砖生产中的矿化剂、氧化锆材料中的稳定剂等),有时会在配合料中加入少量的添加剂。有些添加剂成分作用类似于杂质成分,也需要认真对待。比如,电熔刚玉在生产过程中加入碱性物质以帮助熔化,最后这些物质以氧化钠、氧化钾的形式存在于晶粒间,降低了白刚玉的耐火度。
化学成分对骨料耐火度的影响
由耐火原料或耐火制品的化学组成,可以判断与熔剂作用直接相关的高温性质的优劣,如耐火度、高温荷重变形温度、高温蠕变性、高温强度、抗渣性等。
对Al2O3含量在20~80%之间的硅铝系耐火材料而言,耐火度t 可近似地以Al2O3和杂质R 百分含量估算,即t=1580+4.386(Al2O3-R)。
因此,欲提高耐火材料的耐火度,应该尽量提高主成分的含量并尽量降低杂质。
如何由质检报告中的化学成分判断耐火粉料的耐火度,请参见《耐火骨料的选用》中的相关内容。
“针对铸造涂料应该关注其粉料的哪些物化性质? 这些性质是怎样影响涂料性能的?如何根据这些指标(包括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)判断耐火粉料质量? 如何解读耐火材料的质检报告?”
如果您对以上问题感兴趣,请点击下面的相关链接:
了解各种常用耐火粉料(包括辅助粉料)的成分、特性和作用及选用方法,请进入“组分与材料”之“涂料的粉料/骨料”
版权所有 © 2025 www.foundrycoating.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
请勿摘录或复制本网站内容并发布至其他网站或嵌入他人文章中,而不注明来源或署名。